<td id="hohmo"><ruby id="hohmo"></ruby></td>
    <td id="hohmo"><ruby id="hohmo"></ruby></td>
    <acronym id="hohmo"><label id="hohmo"><address id="hohmo"></address></label></acronym>
    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農業論文 > > 全椒縣低洼稻田稻蝦共作生態種養模式實踐
    全椒縣低洼稻田稻蝦共作生態種養模式實踐
    >2024-04-27 09:00:00


    全椒縣有近20萬畝低洼稻田適宜發展稻蝦連作、共作:2013年按照安徽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關于組織開展稻田綜合種養技術示范的通知》(皖漁技[2013]02號)文件精神要求,全椒縣大力發展稻田養殖和稻蝦連作,改變農民養殖結構,提高養殖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并在全椒縣赤鎮龍蝦經濟專業合作社選擇240×667m2稻田進行“全椒低洼稻田稻蝦連作、共作生態試驗”,試驗示范情況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稻田要求與選擇

    稻蝦連作、共作的稻田應選擇低洼低產地區,因為經常容易受到水澇,農戶形成只種一季水稻的習慣,當年10月至第二年5月基本閑置,并且土壤容易板結,連續種植幾年后,水稻單產不斷下降。水稻和小龍蝦種養使用的水源應符合農業用水和漁業用水標準。面積一般以6 670m2以上為宜。稻蝦連作、共作生態試驗田總計240×667m2,編號為A1(80×667m2)、A2(100×667m2)、A3(60×667m2),對照田計52×667m2,編號為B1\\(25×667m2\\)、B2\\(15×667m2\\)、B3\\(12×667m2)。

    1.2 低洼稻田改造

    1.2.1 挖溝 沿稻田四周距田埂內側2.5~3m處開挖環形溝,環形溝不封閉,在稻田的一端留10~20m不挖通,便于插秧和收割機械通行到田塊中間,環溝開挖主要是在水稻生長季節給小龍蝦一個合適的生存生長空間,溝的深度使環溝中、下層水溫在炎夏高溫季節保持在30℃以下,使共作的小龍蝦能夠正常攝食、生長。本試驗稻田溝寬2.5~3.5m,溝深1.2~1.6m。稻田面積達到26 000m2以上的,還要在大田中間開挖“川”字形田間溝,溝寬1.2~1.5m,溝深0.5~0.6m。

    1.2.2 加固、加高田埂 利用小型挖掘機開挖環形溝挖出的泥土,用加固、加高、加寬田埂。田埂加固時每加一層泥土都用小型機械壓實,防止小龍蝦在田埂上掘洞,避免引起田埂塌陷和水土流失。田埂應比單純種稻田埂高0.3~0.4m,以提高稻田在洪澇季節的蓄水量和干旱季節稻田的抗旱能力,穩定水稻的產量。

    1.2.3 防逃設施 稻田進、排水口設置小龍蝦防逃網,進水口用25目聚乙烯網片制作長方形網袋;排水口用25目的金屬網片,并安裝倒檐,防止小龍蝦逃逸;進、排水口設置在斜對角線上。田埂上的防逃設施可采用石棉瓦材料或農用塑料薄膜,防逃設施高0.4m。

    1.3 移栽多品種水草和投放動物活餌料

    在稻田水體消毒5~7天后,在環溝深水區移栽金魚藻和喜旱蓮子草,栽植面積占深水區的50%;在大田淺水區移栽輪葉黑藻、黃絲草和馬來眼子菜等,栽植面積占大田6%左右。小龍蝦種蝦投放前,在溝內深水區水草處投放一些有益活餌料生物,如水蚯蚓、田螺、河蚌等。

    1.4 小龍蝦種蝦投放

    1.4.1 種蝦選擇 在水稻揚花期間選擇種蝦。種蝦要求:頭胸甲深紅色,腹部與附肢干凈、無青苔等附著物,尾部彎曲有力;雄蝦兩螯足的重量應達到體重的1/3,體重40g以上;雌蝦腹部較寬,體重30g以上。

    每年的8月中旬至9月上旬,往稻田的環形溝和田間溝投放親蝦,每667m2投放10~15kg。親蝦要求:顏色暗紅色或深紅色、有光澤、體表光滑無附著物;個體大,雌雄個體體重應在35g以上,雄性個體宜大于雌性個體;雌雄親蝦應附肢齊全、無損傷、無病害、體格健壯、活動能力強。

    1.4.2 種蝦投放 通常每667m2投放10~15kg。種蝦應從不同的養殖場或天然水域挑選。本試驗種蝦按以下方式挑選,雌蝦在滁河水系的養殖場挑選,雄蝦從相距100km以外的長江水系天然水域挑選,雄蝦種蝦數量按雌蝦總體重的1/3確定,使小龍蝦雌雄保持在適當的比例,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種蝦投放時,在環形溝內用聚乙烯網片設置蝦巢。

    1.5 飼養管理

    1.5.1 投飼 投喂植物性飼料,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第二年的3月至6月每隔15天投一次水草,以伊樂藻為主,用量為80~120kg/667m2;肥水培育生物餌料,第二年的2月底至5月底每隔20天施1次充分發酵的農家肥,農家肥添加EM菌制劑共同發酵,用量為60~90kg/667m2;第二年的3月底至6月上旬,每天下午18點至19點時投喂配合顆粒飼料,投喂量是田小龍蝦群體重量的1.5%~2.5%。

    1.5.2 早晚巡田,控水調溫 第二年的3月至6月連作小龍蝦生長季節,早晚巡田一次,觀察小龍蝦攝食、活動等狀況;根據觀察情況及時調控水位,通過水位的適當升降來平衡水位的起伏,使水溫始終適合小龍蝦的生存、生長。水位變化幅度在0.3~0.6m之間。

    1.6 水稻栽培

    選擇適宜的水稻品種:稻蝦連作稻田水稻生長季節為6月~9月底,養殖幾年小龍蝦的土壤比較松軟,透氣性較好。因此,水稻品種生育期時間應在145天上下浮動,莖稈矮化,能適應較松軟的土壤和30~40cm大田水位的短期浸泡。本試驗選擇水稻品種為“南粳5055”。秧苗移植:待6月中旬大田中小龍蝦捕撈基本完成后,開始移栽秧苗,移栽密度采取“大壟雙行和邊行密植技術”相結合,每畝穴數不少于13 800穴,水稻生長旺期,大田中濕度和溫度都能得到較好地調節。

    1.7 稻蝦管理

    1.7.1 全年水位控制 稻蝦連作期間,第一年水稻收割后至越冬期結束,大田水位控制在0.3~0.5m,環溝水位控制在1.2~1.5m;第二年水稻插秧前,大田水位控制在0.4~0.6m,環溝水位控制在1.3~1.6m;避免小龍蝦減少蛻殼次數。稻蝦共作期間:留田小龍蝦數量較少,水位控制以適應水稻生長為主,采取淺灌即排,誘導小龍蝦集中到環溝中,環溝中水位控制在0.8~1.0m。

    1.7.2 水稻施肥 為保證水稻產量和小龍蝦的安全,選擇生物復合肥。施肥方法是:緩慢將大田水排至近干,小龍蝦會主動遷移到環溝中,然后采取少量多次、分片施肥的方法,促使肥料較快沉淀于底泥中,隨后加水至正常深度。嚴禁使用對小龍蝦有害的化肥,如氨水和碳酸氫銨等。

    1.7.3 分段曬田 曬田按照干、濕交替的原則,重點抓好兩次曬田。第一次烤田7月中旬開始,烤田持續時間7~10天,烤到大田土壤表土出現裂縫為止,抑制水稻的無效分蘗。第二次曬田9月下旬水稻成熟時開始,緩慢排水使大田田面露出,小龍蝦會選擇掘洞或遷移到環溝中,一直曬到大田土壤板結干裂,便于收割機機械化作業。

    1.7.4 病害防治 小龍蝦在養殖過程中病害防治以預防為主,4月~6月是龍蝦采食和發病的高峰期。做好水質調控是龍蝦養殖成敗的關鍵。養殖期間定期使用微生態制劑調節水質,在飼料中加入藥物定期預防,防止病害發生。

    1.8 捕撈

    成蝦捕撈。從4月下旬開始,到6月中旬結束。本試驗采取適時捕撈的辦法,從4月下旬開始不斷將達到商品規格的小龍蝦起捕上市,使在田小龍蝦密度不斷降低,提高生長速度,到6月中旬結束捕撈。捕撈工具使用3.0cm的大網口地籠進行捕撈,地籠內放置適量動物性餌料作誘餌。

    2、 結果與效益分析

    根據小龍蝦起捕銷售和水稻收割銷售的統計數據計算結果如下(詳見表1、表2):對照組34 684m2\\(52 ×667m2\\),生產 水稻 2.71 萬 kg,每 667m2產水稻521.15kg,產值8.14萬元,每667m2產值1 565.38元(水稻3.0元/kg),利潤3.71萬元,每667m2利潤713.46元;生產總成本4.43萬元,投入產出比1∶1.84。

    稻蝦連作試驗田160 080m2(240×667m2),生產小龍蝦2.73萬kg,產值81.9萬元,每667m2產小龍蝦113.75kg,每667m2小龍蝦產值3 412.5元(30元/kg);生產水稻13.07萬kg,產值39.22萬元,每667m2產水稻544.58kg,比對照田凈增加 23.43kg, 提高 4.5% ,每667m2水稻產值1 634.17元(水稻3.0元/kg);合計總產值 121.12 萬 元 ,總 利 潤 75.48 萬 元 ,每 667m2產 值5 046.67 元,每 667m2成本1 901.67元,每667m2利潤3 145 元, 比對照田凈增加 2 431.54 元,利潤提高340.81%,投入產出比1∶2.65。平均利潤是單純種水稻利潤的4.41倍,經濟效益非常顯著。

    3、 討論與小結

    3.1 水稻、小龍蝦連作、共作模式的特點

    水稻、小龍蝦連作模式,當年的9月至第二年6月上旬養殖小龍蝦,5月至6月上旬專田育秧,6月上旬至9月底種植水稻,實行稻蝦連作。非水稻種植季節進行小龍蝦連作,在養殖小龍蝦的同時,提升稻田土壤的肥力,改變土壤的結構,為水稻種植提供了良好條件。這種模式特點在于“稻田水稻產量與品質均優于水稻單作田,糧食增產同時水產品豐收”,是一種立體生態農業生產方式,實現了稻田能量和物質的良性循環。水稻、小龍蝦共作是指在水稻田里通過一定的田間工程的改造,在水稻種植季節6月上旬至9月底,合理套養一定數量的小龍蝦,發揮小龍蝦排泄物增肥、除草等功效,實行水稻、小龍蝦共生,以取得環保、穩糧增效的模式。

    試驗通過稻田工程的適當改造,在同一塊稻田內實現水稻與小龍蝦的連作與共作。利用小龍蝦與水稻主要生產季節的差異,在同一塊稻田不同時間段分別實現水稻種植和小龍蝦養殖。小龍蝦與水稻共作,水稻生長在大田中,高溫季節可以為小龍蝦遮陰降溫,水稻根部形成微生物群落,為小龍蝦提供活餌料;水稻抽穗揚花季節提供稻花等生物餌料。小龍蝦爬行、覓食等活動,清除部分害蟲,不斷攪動水體,疏松土壤,可以增加水體中的氧氣,提高土壤表層的氧化還原電位,促進水稻分蘗生長。該模式實現了“田面種稻,水體養小龍蝦,蝦糞肥田,稻蝦共生”的效果,改變農村生活環境,提高糧食質量安全水平。

    3.2 防逃和放養種蝦是稻蝦連作、共作的基礎

    稻田養殖小龍蝦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是能否做好防逃工作。小龍蝦具有掘穴、逃逸的習性。小龍蝦與河蟹相比,逃逸能力較弱,防逃設施采取價格低廉的農用塑料薄膜建防逃墻,高出田埂平面30~40cm,即可有效防止小龍蝦逃逸。掌握放養季節和做好防逃設施是稻蝦連作、共作的基礎。很多養殖戶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非水稻種植季節對大田管理不到位,水位水質調節都不適合小龍蝦的生理生物學特點,防逃設施接頭處留有縫隙或破損,連續陰雨天氣導致小龍蝦逃逸,從而導致養殖失敗。

    由于小龍蝦苗種規?;庇€未有真正突破,水產實踐中苗種的獲得還比較困難,常年遠距離運輸下塘一周后往往發生大批死亡。因此投放小龍蝦種蝦是稻蝦連作和共作的基礎,為滿足稻蝦連作養殖需求,小龍蝦種蝦放養時間應為第一年秋季水稻收割之前或收割之后,每667m2放養親本蝦10~15kg。

    3.3 稻田合理施肥

    在稻田施肥期間要特別注意調節水質。清新水質是小龍蝦養殖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雖然在自然狀態下,小龍蝦能生活于有機質污染嚴重的水體中,但在稻田綜合種養系統中清新水質是小龍蝦養殖成功的關鍵。在稻蝦連作、共作條件下,要兼顧水稻和小龍蝦各自的特點與需求。由于4至6月份是小龍蝦采食和生長的高峰期,做好水質調控更為重要。稻蝦連作、共作稻田要施足基肥,有機肥加EM菌經過充分腐熟發酵,在水稻移栽前用旋耕機旋入耕作層內,使基肥的肥力持續緩慢釋放,并且基肥經過充分發酵,于6月上旬施肥。大部分小龍蝦已經起捕上市,對小龍蝦的影響較小。追肥在水稻分蘗拔節期施一次復合有機肥,用量10~15kg/667m2;在水稻抽穗揚花期施一次復合有機肥,用量15~20kg/667m2。施追肥時,屬于稻蝦共作階段,稻田中的小龍蝦主要在環溝中,因此,按常規施水稻追肥促進水稻生長,對小龍蝦基本沒有影響。

    參考文獻:
    [1] 朱自均,鄭欽玉,王光明,魏清和. 稻田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與稻田高產養魚[J].生態學雜志,1996,15(4):59-62.
    [2] 蔣艷萍,章家恩,朱可峰.稻田養魚的生態效益研究進展[J].仲愷農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20(4):71-75.
    [3] 李明爽. 稻田綜合種養技術破解稻田低值低效難題[J].中國水產,2012(8):14-17.
    [4] 劉某承,張丹,李文華. 稻田養魚與常規稻田耕作模式的綜合效益比較研究[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0,18(1):164-169.
    [5] 王憲章. 提高稻田養魚產量及經濟效益的主要技術措施初探[J].水產科技情報,2008,35(3):152-154.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人妻偷人精品免费视频|热区欧美精品亚洲高清区|亚洲国产精品狼友在线观看|久久精品视香蕉蕉|国产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