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種可由多種病因所致的臨床復雜癥狀群,也是心血管系統嚴重階段,該病發病率較高,其危害性與惡性腫瘤相當。該病常伴隨多器官疾病,患者免疫力及各器官功能均表現低下,因此種種危險因素嚴重影響病患生存質量和遠期生存率。麝香保心丸具有芳香溫通,益氣強心的功效,常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痹、心肌缺血等。本研究中,筆者聯合麝香保心丸中西結合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 2012 年 2~10 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選取 160 例,年齡 45~70 歲,平均\\(55.62±7.23\\)歲;男 90 例,女 70 例;病程 6~247月,平均病程\\(42.71±10.14\\)月。采用隨機化原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80例,2組病癥分型、性別、年齡構成比等經統計學處理,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 所選病例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標準》。
排除標準:確診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對本研究藥物及相關藥物禁忌癥患者;有嚴重合并癥或并發癥患者。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 給予強心、利尿、擴血管等常規藥物治療,均使用常規劑量和療程。
2.2 實驗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麝香保心丸\\(上海和黃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31020068\\)口服。每次 1~2 丸,每天 3 次。
其他臨床癥狀除給予上述藥物治療外均相同對癥處理;服藥周期均為6 月。
3 觀察指標與統計學方法
3.1 觀察指標 觀察心功能改善情況及不良反應。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 SPSS15.0 對觀察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4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4.1 療效標準 參照 《臨床心臟病學》。
顯效:心功能改善2 級;有效:心功能改善 1 級;無效:心功能無改善或惡化。
4.2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 1。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6.25%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 76.25% ,2 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4.3 不良反應 實驗組嘔吐 2 例,頭暈 1 例,心慌2 例,總計 5 例;對照組嘔吐 1 例,頭暈 3 例,心慌3 例,總計 7 例;2 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
5 討論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重癥,尤其是老年患者,情況更為危急,并且該病常伴隨多器官疾病。老年人其免疫力及各器官功能均表現低下,因此種種危險因素嚴重影響病患生存質量和遠期生存率。
慢性心力衰竭治療不當或不及時亦可引起多種嚴重并發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必須要有強有力正性肌力藥物治療,從而維持必要心臟泵血功能,支持各器官的基本血液供應。
應用利尿劑、洋地黃等常規治療雖在臨床沿用已久而且取得不錯的臨床效果,然而其遠期生存率及生活質量仍需進一步提升。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其臨床效果已在醫學界得到廣泛認可。中成藥麝香保心丸,其主要成分是麝香、人參、牛黃、肉桂、蘇合香、蟾酥、冰片。
經研究證明,麝香保心丸具有調節血脂、保護血管內皮、抑制血管壁炎癥和穩定易損斑塊的強大功效,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伴高血脂的良藥。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經等作用,是一種名貴中藥,辛溫氣極香,走竄之性甚烈,有極強的開竅通閉作用,為醒神回蘇之要藥;本品辛香行散,有良好的活血散結,消腫止痛作用。人參性平、味甘、微苦,微溫,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肉桂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活血通經的功效,可用于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經閉痛經等。蘇合香具有通竅,辟穢,開郁,豁痰的功效;蟾酥具有解毒,消腫,強心,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疔瘡、發背、慢性骨髓炎、小兒疳積、蟲牙痛等;冰片具有通諸竅、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腫止痛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效果良好,不良反應少。
[參考文獻]
[1]陳灝珠.臨床心臟病學[M].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2005:233.
[2]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
[3]陳延西,季曉玲,楊延芳,等.人參莖葉皂甙血哇巴因LD100心功能和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1,4\\(1\\):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