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語文教學研究與實踐中,筆者逐步總結并提出了“挖掘寫點,隨文練筆”的綜合教學方法。隨文練筆是一種重要的語言訓練,其選材小,內容簡短,緊隨閱讀教學,而且形式多樣,容易找到符合不同學年段兒童語言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舉一反三,達到“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訓練目的。
一、模仿練筆
在模仿中練筆是“內化練筆”最重要的形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領學生在課文學習中加強閱讀,并從閱讀中獲得作文的方法,把課文的表達方式轉化為自己會用的表達技能,掌握一定的語言規律和寫作規范,再通過對范文的模仿、借鑒,加強由讀到寫的遷移。
1. 仿句式
句子是文章最基本的構成單位,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訓練應從最基本的句子開始。低段的仿寫要低起點、寫具體、練扎實。
可從低年級的四素句到比喻句、排比句、總分句等做起,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例如:在執教人教版二年級上冊《假如》這首詩歌時,老師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有感情地讀背詩歌后,引導學生想象:假如你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你想畫什么,寄托怎樣的希望呢?讓我們也像作者一樣做一回小詩人吧。學生們通過展開想象,創作了許多有新意的小詩。如: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我會給我家小狗畫一個溫暖的窩,讓小狗有一個幸福的家……
2. 仿順序
課標要求學生能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也就要求學生的語言表達要注意表達的順序,如事情發展順序、時間順序、地點順序,方位順序等等。教材中有許多這樣的范例,我們可以有意識加以引導和訓練。例如:《美麗的小興安嶺》是按時間順序描寫的、條理清晰,可以安排學生仿寫《美麗的森林公園》、《美麗的校園》等。
3. 仿結構
結構的仿寫可以是段式結構仿寫,也可以是文章結構仿寫。在教材中學生接觸較多的段式結構有:總分式、總分總式、并列式等。教師可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進行結構仿寫。如《頤和園》一課,全篇課文是總分總結構,層次分明,據此可以指導學生用總分總結構仿寫《我的家鄉》;學了《白鵝》一課,就可以仿寫《小白兔》等等。
二、想象練筆
學生的想象能力猶如一個尚未開發的寶藏。只要善于挖掘,就會找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1. 畫中想象
《新課標》明確指出:“低年級習作教學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讓學生樂于表達?!碑嬛邢胂蟮木毠P形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習作興趣,而且能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消除其對寫作的懼怕心理,真正做到“用我手寫我心”.
例如:二年級上冊《秋天的圖畫》,是一首優美的散文詩,語句簡練、生動、特別符合低年級孩子的特點。我在引導學生朗讀理解課文后,便追問學生:“秋天來了,除了山野是一幅美麗的畫,還有哪些也是一幅美麗的畫?”很快,學生就說出了他們眼中詩情畫意的秋天,有的說菜園,有的說果園……此時,我相機要求:能將你看到的美麗畫面畫下來后寫一寫嗎?十分鐘后,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優美的小詩就躍然紙上。詩情畫意不是天生的,后天培養更重要。
2. 看文中插圖想象
通過看圖展開想象,進行說寫訓練,既能拓展教材內容,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又能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如:在執教《可貴的沉默》一課時,課文中有“孩子們高興地舉手發言”與“孩子們沉思”兩幅插圖,而文中卻只對第一幅圖的內容進行了詳寫,而“孩子們沉思”一圖卻沒有詳細地敘述。借此,老師因勢利導,將文中兩幅圖進行對比觀察指導,抓住孩子們前后的動作表情,揣摩人物心理,引導他們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展開聯想,并進行練筆。這樣設計,讓學生不僅懂得了怎樣感受愛,還懂得了回報愛,揭示了文章的主題。
3. 創造想象
對文章進行創造性想象,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激發創新能力。如:我在教學《我要的是葫蘆》、《小猴子下山》等課文時,我進行了這樣的創新思維訓練:學文之后,引發學生思考:“如果種葫蘆的人再種葫蘆,他會怎么做?小猴子第二次下山,會怎么做?”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積極“刪改”課文,并講述“改文”后的主要內容。這個時候,學生創編的新故事以課文人物為“原型”,內容卻是“舊瓶裝新酒”,十分有趣,有意義。另外教材中的一些古詩詞及古文等都可以進行創造性想象。
4. 補白想象
補白想象可以是省略號省去的部分,也可以是課文精彩處,還可以是對文章的內容進行續寫,擴寫等等。補寫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給他們提供了想象的機會和空間,培養了它們豐富的想象能力和思維的靈動性。如:《地震中的父與子》、《他是我的朋友》等課文就可能進行補白想象練筆。
三、縮寫練筆
縮寫就是壓縮長文,寫成短文章??s寫要求保留原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不能改變原文本來的意思。如《夜鶯的歌聲》、《小英雄雨來》兩篇都是約千字的長文,“小夜鶯”與“雨來”機智、勇敢,不怕犧牲、舍身救國救人、誓死保衛國家的小英雄形象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學中,我相機指導學生抓住主要故事情節,把原文縮寫成 300 字的短文。通過縮寫課文這一訓練形式,使學生的聚斂思維得到了有效訓練。
總之,隨文練筆始終緊扣在理解、領悟課文的內容、思想和情感這條線上,保證了教學主線的統一性、教學過程的流暢性和情感扭轉的和諧性,體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一,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激情,而且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實際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