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社會責任問題分析
【第一章】高速公路上市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研究緒論
【第二章】公司社會責任相關理論基礎
【第三章】高速公路上市企業的社會責任實踐
【第四章】高速路上市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的經驗和不足
【第五章】完善上市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的對策分析
【結論/參考文獻】高速公路大企業社會責任實施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結論與展望
本文的主要結論
本文以利益相關者理論為基礎,結合高速公路上市企業運營管理的特殊性,構建了高速公路上市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體系,然后以該內容體系為指導,對我國高速公路上市企業社會責任實踐進行了研究,并針對實踐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對策分析。本文的主要結論如下:
1.高速公路上市企業的社會責任主要包括企業對員工、司乘人員、相連路段經營企業(商業伙伴)、政府、環境和社會發展的責任,而且企業對這六方利益相關者承擔的責任相互聯系緊密。
2.近年來我國高速公路上市企業社會責任有了很大發展,在實踐中積累了許多經驗,主要體現在:(1)把握司乘人員需求并全方位加以滿足;(2)從專業設備配置、人員安排等方面保障“綠色通道”政策和重大節假日免收通行費政策的貫徹實施,切實對政府、社會發展負責;(3)重視新技術應用和養護制度創新,公路養護水平不斷提高;(4)定期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與利益相關方良性互動。
3.從整體來看,我國高速公路上市企業的社會責任實踐還存在許多不足,主要體現在:(1)企業經營的部分路段存在收費標準過高、超期收費等不合理現象;(2)企業運營管理過程中貪腐問題比較嚴重,嚴重損害利益相關者的利益;(3)對相連路段經營者的責任承擔不夠重視,相互之間協作較少;(4)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報“喜”不報“憂”,需要進一步完善。
4.要完善我國高速公路上市企業社會責任實踐,需要多方共同努力。(1)企業方面以完善治理結構為主,包括完善獨立董事和監事會制度,在企業內部設置專門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部門;(2)政府方面以完善政府規制為主,包括完善收費標準規制,完善高速公路政府特許經營的相關法律法規和特許經營協議,設置獨立的規制機構或者企業社會責任監管機構,完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設立企業社會責任投資基金;(3)行業協會方面,主要是發揮行業協會對政府規制的監督作用,發揮行業協會在高速公路上市企業對相連路段經營者承擔責任方面的監督引導作用。
本文的創新點
1.在高速公路上市企業社會責任內容體系中明確提出其對社會發展的責任。高速公路上市企業作為經營公路基礎設施的壟斷性國企,較其他企業來說應該對社會發展承擔更多的責任。本文明確把它作為高速公路上市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之一,有利于強化高速公路上市企業對社會發展的責任意識,促使其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效益。
2.把預防貪腐風險作為高速公路上市企業對政府履行責任的重要內容。當前我國高速公路領域是貪腐的重災區,把預防貪腐風險劃入企業的社會責任范疇,從責任的角度對我國高速公路上市企業切實采取措施防治貪污腐敗提出了要求。
3.把社會責任投資引入高速公路上市企業社會責任研究領域,并考慮把企業社會責任投資作為政府對高速公路上市企業關于“綠色通道”政策和重大節假日免收通行費政策執行成本的補償。從激勵規制的角度對社會責任投資進行專門研究,對于政府對高速公路上市企業規制的完善和公路建設資金的籌集都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通過社會責任投資對高速公路上市企業執行惠農惠民政策的成本進行補償,可以推動企業更好的履行對政府、社會等利益相關者的責任。
本文研究的局限之處和今后工作的展望
本文對于我國高速公路上市企業社會責任的專門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從未來的發展情況來看,還有一些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完善的地方。
1.“利益相關者”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本文為了突出高速公路上市企業社會責任的特殊性,僅僅是界定了其最主要的利益相關者,對于供應商、媒體等利益關系不太明顯的利益相關者則沒有納入研究范圍,這一點可能會導致后邊的企業社會責任內容體系不夠全面,因此在以后的研究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完善。
2.本文從多個角度提到要加強對高速公路上市企業社會責任實踐的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但是,從交易成本的角度來看,這些監督需要人力、資金、時間等資源的投入,是要耗費一定的成本的。如果監督成本超過監督所產生的收益,則這種監督是無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在保證監督效果的同時如何控制監督成本也是以后需要重點完善的內容之一。
參考文獻
[1] Clark J M. The Changing Basis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16, 24(3): 227-229
[2] See Sheldon. 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M]. London: Isaac Pitman & Sons, 1923:19-22
[3] See Bowen, H.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Businessman[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53: 5-6
[4] Davis K. Can Businessman Afford to Ignore Social Responsibility?[J], CaliforniaManagement Review, 1960, 2(3):70-76
[5] 李偉陽, 肖紅軍。 經濟管理[J].企業社會責任概念探究, 2008, (21): 177-185
[6] Archie B. Caroll. 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79, 4(4): 35-38
[7] Epstein, Edwin M. The Corporate Social Policy Process: Beyond Business Ethic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veness[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87, V1(3): 103-105
[8] 云霄, 鄭德芳, 楊成文。 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與測評[J]. 中國集體經濟, 2009, (34):112-113
[9] World Business Cun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eting changing expectation.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M]. Geneva: WBSCD, 1998: 3
[10] 閆俊伍。 國有企業社會責任評價其體研究[D]. 吉林: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 2011
[11] Archie B. Caroll. Business and Society: Ethics and Stakeholder Management[M]. Texas: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2000: 124-139
[12] Elkington J. Cannibals With Forks: The Ttiple. Bottom Line of 21st Century Business[M]. Oxford: New Society Publishers, 1998: 401-404
[13] 林軍。 企業社會責任國內外發展研究[J]. 科技與產業, 2014, 14(6): 62-64
[14] 武藤, 劉春。 企業社會責任的社會契約理論解析[J]. 嶺南學刊, 2004, (4): 71-75
[15] 陳旭東, 余遜達。 民營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的現狀與評價[J]. 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 37(2): 69-78
[16] 劉俊海。 公司的社會責任[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1999: 6-7
[17] 林毅夫。 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經濟學分析[J]. 現代商業銀行, 2008, (2): 16-18
[18] 周三多。管理學[M]. 第三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40-41
[19] 黎友煥。 企業社會責任[M]. 廣州: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10: 6-7
[20] 周祖城。 企業社會責任: 視角、形式與內涵[J]. 理論學刊, 2005, (2): 58-61
[21] 崔燦。 從社會責任報告書看企業社會責任與利潤增長[J].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 2008, (06): 80-86
[22] 周丹。 后經濟危機時代的企業社會責任思考[J]. 山東英才學院學報, 2010, 6 (3):45-48
[23] 單忠東。 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查報告[M]. 北京: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7: 28-31
[24] 任榮民, 朱曉明。 企業社會責任多角度透視[M].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33-36
[25] 朱琳。 我國石油企業社會責任問題研究[D]. 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 2011
[26] 張曉玲。 我國石油石化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D]. 北京: 北京林業大學, 2011
[27] 盧雪麗。 中國移動通信公司企業社會責任研究[D]. 濟南: 山東大學, 2008
[28] 高揚。 中國電信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研究[D]. 西安: 西北大學, 2011
[29] 察應坤。 HZ 聯通公司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構建策略研究[D]. 武漢: 華中科技大學, 2012
[30] 劉海金。 公路貨運企業社會責任缺失的原因及對策[J]. 科技經濟市場, 2009, 12:91-93
[31] 甘家華。 道路運輸企業社會責任研究[D]. 西安: 長安大學, 2011
[32] 趙雯婷。 道路運輸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研究[D]. 西安: 長安大學, 2012
[33] 顏飛, 周國光。 民營化的日本高速公路公司及其社會責任[J]. 中外公路, 2008, 28(2): 231-234
[34] 孟婷。 論高速公路戶外廣告的社會責任[J]. 科技信息, 2009, (31): 957-961
[35] 顏飛, 王建偉。 國有高速公路公司的社會責任與價格管制[J]. 經濟研究, 2009, 32(2): 24-29
[36] 李曼。 安徽省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社會責任履行現狀及發展趨勢[J]. 科技文匯, 2010,35(2): 205-206
[37] 李曼。 關于國內公路交通企業社會責任實現途徑的思考[J]. 科技文匯, 2010, 36(2):203-204
[38] 田忠濤。 高速公路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研究[D]. 濟南: 山東大學, 2012
[39] 浦飛飛。 公路上市公司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D]. 西安: 長安大學,2013
[40] 付艷。 談高速公路企業的社會責任[J]. 交通企業管理, 2014, (3): 14-17
[41] 匡海波。 企業社會責任[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0: 60-61
[42] 武麗芳。 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公司治理研究[D]. 呼和浩特: 內蒙古工業大學,2005
[43] 周國光。 高速公路經營管理[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 35-36
[44] 安徽皖通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皖通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履行社會責任報告[R]. 合肥: 安徽皖通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2014
[45] 黑龍江交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3 年度社會責任報告[R]. 黑龍江: 黑龍江交通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2014
[46] 江蘇寧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2013 年度社會責任報告[R]. 南京: 江蘇寧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2014
[47] 劉迎秋。 分享責任[M]. 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 2012: 82
[48] 徐海成。 公路經濟[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 155
[49]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 18 個省市收費公路建設運營管理情況審計調查結果[R].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 2008
[50] 徐冰。 不能讓公司投擲政府的公信力[N]. 中國改革報, 2012-10-17(003)
[51] 劉英麗。 中國貪官“外逃路線圖”--河南: 貪官出逃之路[J]. 新聞周刊, 2004, (10):20-25
[52] 徐茂魁。 現代公司制度概論[M]. 第三版。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 124-125
[53]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經濟法[M]. 北京: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11: 130-136
[54] 潘穎。 基于特許經營模式下的高速公路政府規制問題研究[D]. 西安: 長安大學,2008
[55] 張曉輝, 李晶晶。 我國收費公路收費標準調整政策研究[J]. 中國投資, 2014, (9):129
[56] 陳志俊。 不完全契約理論前沿評述[J]. 經濟學動態, 2000, (12): 47-52
[57] 王國峰。 中國收費公路規制研究[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 30-32
[58] 洪成文。 基于制度經濟學視角的收費公路規制研究[D]. 西安: 長安大學, 2013
[59] 樊建強, 徐海成。 高速公路產業化經營及政府規制探析[J]. 經濟問題探索, 2007,(3): 93-98
[60] 黃新華。 放松規制與激勵規制--新規制經濟學的理論主題評述[J]. 云南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 (5): 46-51
[61] 代鵬舉, 劉海龍。 社會責任投資在國外的實踐及在中國的發展前景[J].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14, (07): 20-22
致 謝
本論文是在導師徐海成教授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從論文的選題、構思、撰稿、修改到最終定稿,每一環節都傾注了徐老師滿滿的心血。論文之外,三年研究生生涯里徐老師淵博的學識,嚴謹的治學態度,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更是使我受益匪淺。在此我要特別感謝敬愛的徐老師,并致以最真摯的祝福。
我還要感謝答辯委員會的老師們,感謝他們中肯的意見和建議讓我的論文更加完善;感謝長安大學經管學院的老師們,感謝他們對我的關心和愛護;感謝同門的師兄師姐師弟師妹們,感謝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對我的支持和幫助。
臨近畢業,感慨萬千,心中感恩之情難以言盡。唯有銘記,努力前行!